网站整改中

  • 官方微信

  • 北疆新时代APP

首页 > 文明单位 > 北疆巾帼心向党 团结奋进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引领团结...

北疆巾帼心向党 团结奋进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引领团结北疆千万妇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5-06-09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宛如一束不灭的光,穿透了深邃的时光隧道,温暖而坚定地照亮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段旅程。当温柔而坚毅的巾帼力量与之交汇,便奏响了一曲激昂又温暖的乐章。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和全国妇联的指导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始终在履行政治责任中强化主线,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突出主线,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紧扣主线,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贯穿主线,在维权关爱服务中体现主线,在深化妇联改革中落实主线,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不断深化北疆巾帼铸魂、家家幸福安康、强基扩面促活三大工程,抓实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生态文明、权益维护、生命健康6项巾帼行动,创新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行动,做到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引领全区广大妇女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团结凝聚全区千万妇女千万家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激扬感恩奋进之力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一条心”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深入实施北疆巾帼铸魂引领工程,开展“石榴树根连根、石榴籽心连心、石榴花开耀北疆”系列宣教行动,努力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与自治区民委签订宣传引领合作协议,连续6年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亲子诵读作品展播,建设妇女儿童公园等12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以“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五观”“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七个作模范”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元素,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6月4日、5日,联合自治区民委等部门举办“石榴花开绽芳华  家国同行谱新篇——各族妇女儿童与广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模式研究”征文成果展示活动,来自全国的80多名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系统研讨交流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成果,为“石榴花开别样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旋律奏响最强音。

“春日之约·铿锵向上”内蒙古女性典型、新就业群体女性代表回娘家座谈会。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举办了“石榴花开耀北疆·铸魂贡献‘她’力量”“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发起“三八”国际妇女节倡议,邀请6位妇女代表分享奋进新时代故事,激发各民族妇女奋进动力。举办了女性典型、新就业群体代表回娘家活动,畅谈在助力自治区两件大事以及“六个工程”“六个行动”等重点工作及妇女儿童和家庭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个人经历,激励妇女在各自领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依托“北疆巾帼思政大讲堂”,集中开展14期“遇见春天遇见你”内蒙古女性故事线上分享暨理论宣讲活动,受众约500万人次。通过“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总书记的脚步”“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等故事分享,着力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把握守正创新之道 凝聚各族妇女共同走向现代化“一股劲”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深刻把握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要求,聚焦自治区“六个行动”,发挥“联”的优势,做实助企就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4项巾帼行动,打造“区域合作深化——三联五通”品牌行动,大力促进各族妇女发展,夯实团结基础?;呋橹弊弑苯?、女科技工作者走北疆,成立由王红阳院士牵头的杰出女性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智库,联合九省区妇联构建沿黄河流域巾帼生态行动合作机制,助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联合农行内蒙古分行累计投放“金融支持妇女发展专项行动”妇女群体贷款400余亿元,积极为各族妇女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理响新征程·北疆巾帼说”2025年全区妇女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活动。

  有针对性的项目培训是提高妇女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关键,能够帮助她们更好地融入手工产业,实现灵活就业创业。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在推进“助企就业巾帼行动”中打出组合拳。举办专场招聘会326场,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开展“北疆亮姐”巾帼家政培训,7万余名妇女受益;围绕特色产业培训妇女20多万人次。今年3月,联合自治区人社厅、呼和浩特市有关单位举办“民企聚力促就业  携手筑梦赢未来”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协调女企业家协会提供就业岗位1502个,“直播带岗间”及奔腾融媒的现场直播同步开展,吸引19.59万人次观看,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0余人。在妇联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实现了就业诉求,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回应美好生活之盼 做好各族妇女儿童维权关爱“一盘棋”

  全方位保障妇女儿童基本权益,提供坚实的安全?;な枪菇ê托?、稳定社会环境的基础,是满足各族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妇联积极主动作为,聚焦妇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提升,起草并全力推动自治区人大颁布施行《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修订施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并牵头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服务、12338妇女维权热线服务,全覆盖建设苏木乡镇(街道)婚调室1052个,化解各类家庭矛盾9915件,曾在全国平安省区市创建评选中排名第一。同时,创新实施“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打造蒲公英“和姐益家”家事调解工作品牌,不断完善“妇联+”维权合作机制。通过“和姐”于大姐的“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社区“百姓电视台”和“红镜头”“温馨驿站”等诸多品牌,努力将妇女儿童权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让更多妇女儿童和家庭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爱在北疆 见证幸?!媸痉缎约寤槔耵咦灾吻?、呼和浩特市最美家庭发布现场。

  作为娘家人,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努力当好妇女儿童贴心人,创新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行动,以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组织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各族妇女儿童身边。自2022年以来,共募集公益款物价值1.79亿元,其中,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救助金5858.5万元,在全国率先实现人均救助1万元全覆盖。争取协调保额8亿元的健康保险,3.2万名低收入家庭妇女受益。今年以来,共组织万名妇联执委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关心关爱困境妇女;组织万名巾帼志愿者为妇女群众开展教育指导、技能培训、情感抚慰、便民服务等服务;组织百名律师走基层、千个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公益服务行动,总计为10余万人次妇女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当前,正筹备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困境困难妇女、特殊群体关爱救助项目。拟募集并投入公益款物价值1123.5万元,实施思想引领赋能、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救助、灵活就业技术培训、家庭困难女大学生帮扶、留守困境儿童帮扶、困难信访妇女关爱等10个项目,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提升各族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夯实基层治理之基 绘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幅画”

  倡扬正确三观、强化立德树人,构建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家治良性互动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基层治理新格局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妇联通过文化浸润、服务下沉和多元赋能,构建全链条家庭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北疆家庭新生态。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举办家风故事分享会3200余场,参与群众88万余人次?;嘤滦突橛幕啻氩⒕僖蓟榱等禾逦?、因爱而嫁。率先接入全国妇联大型婚恋网站信息端口,打造“幸福联线爱在北疆”婚恋服务品牌。从“爱在黄花沟”到“情定敕勒川”,从“相约胡杨”到“圆梦七夕”,从“善缘定今生”到“情结阿拉善”,400余场婚恋交友活动吸引4万人次参与,2000余对青年收获爱情。以阿拉善集体婚礼为起点,在12个盟市联合举行集体婚礼。2024年,承办“家国同庆·见证幸?!比蛉思寤槔癜诒苯只岢』疃?,近300对新人参与。

全国巾帼普法乡村行示范活动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举办。

  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联合摄制公益电影《泪光中的妈妈》,在全国公映并入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同自治区教育厅、电视台联合,每年制作52期《周五家长汇》节目,超6000多万人次观看?;菇磬艺瘛W鱿臁氨苯两恪苯磬艺放?,受到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同志表扬。上线家政服务程序平台,牵头制定4项家政地方标准,举办全区巾帼家政技能大赛,开展家政培训2327期,培训家政从业人员5.8万余人次,带动3万余人次就业。

  总之,内蒙古自治区妇联用真挚的情感与贴心的服务,心系“万家灯火”、情?!安衩子脱巍?真正成为了内蒙古大地上各族妇女群众可信赖、能依靠的桥梁纽带和娘家人,在新时代描绘出北疆各民族团结花开别样红、巾帼奋进中华情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冯 伟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文明办主办 丨 内蒙古文明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09003619号-25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68号